巴中都市网 发表于 2019-3-14 13:51:16

[文物]通江县文物之唐宋篇

      一、双凤蝶花镜(唐)

      青铜质,呈葵花形,圆钮。直径14厘米,厚0.4厘米,重277.6克。身平直,边缘凸起,镜面光亮可以照容。镜背主题纹饰是二凤左右相对,挟扭而立,展翅翘尾,脚踏绶带。钮上下各配置一折技花卉,钮下花卉上停有一蝴蝶,边缘配置流云纹。此镜工艺精细,形状美观,图纹华丽。
      该镜系广纳东山大包缘村赵国良家收藏,通江县文物管理所于1986年征集,保存完好。
      二、豆青荷花瓷碗(宋)

      质地瓷,高7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5.6厘米。敞口、圆唇、弧腹、圈足。碗内外壁皆施豆青釉,釉面均匀,洁净光滑,釉色淡雅,釉下开片。口外沿下饰凸棱一周,碗内壁下部及底饰荷花、荷叶及波浪纹。该碗烧制精良,图纹华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此碗系1971年冬,在诺江镇南街21号航管站职工宿舍东头房屋地基下修防空洞时挖出,共出土四件。由通江县武装部交县文化馆,1982年移交给通江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保存完好。
三、影青印花瓷碗(宋)
      质地瓷,高4.8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3.4厘米。器形为敞口、尖唇,口以下渐收敛至圈足。器内外壁皆施影釉,包镶口,内宽外窄,内外扣边均己脱落,内壁扣边下饰回纹一周,回纹以下及底饰相对的双凤展翅飞翔及花朵纹。外部素面无纹。此碗印花精美,布局严谨,讲究对称,釉面均匀,洁净光滑,釉色淡雅,呈半透明状,色泽达到白里泛青,温润如玉的艺术效果。1986年3月,通江县工商银行在诺江镇书院街修建影院储蓄所挖地基时在三米多深的地下掘出。通江县文物管理所得知后,前往工地收回珍藏,保存完好。
四、豆青釉荷花瓷盘(宋)
      质地瓷,高2.3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5.3厘米。葵花形口,盘身由16个内凹外凸的花瓣组成,似菊花,内外壁皆施豆青釉,釉面均匀,洁净光滑,釉色淡雅,晶莹透明。釉下开片,敞口,圆唇,平砂底。圈足内凹,内底饰莲花、莲叶纹。此盘造型独特,工艺精美,堪称珍品。1986年3月,通江县工商银行在诺江镇书院街修建储蓄所挖地基时在三米多深的地下掘出。通江县文物管理所得知后,进入工地收回珍藏,保存完好。

      五、白地褐釉画花瓷罐(宋)

      质地瓷,高24.8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14.4厘米。罐形为敛口、圆唇、短颈、溜肩,下腹内收,圈足微外撇。外部上腹至肩颈处施白釉,下腹及底施灰釉,近底处釉较薄。器物自颈到底,各饰粗细弦纹两周,将器身分为三段。颈部素面无纹;上腹及肩部绘黑褐色卷叶纹;下腹到底素面无纹。罐内壁施黑褐色釉。该罐系彩绘瓷品种之一,它是在素胎上用褐彩绘画,然后盖上一层无色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其制作简便,纹饰清新,美观朴实,色调对比鲜明,烧造工艺精湛,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该罐过去由国民政府通江县民众教育馆收藏。建国后交通江县文化馆保存,1982年移交给通江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保存完好。
      六、影青粘堆纹扣边瓷盘(宋)

      质地瓷,高2.6厘米,口径13.9厘米,底径10厘米。敞口,尖唇,平底,盘内外壁皆施青白釉,扣镶口内窄外宽,扣边均已脱落,内壁扣边下饰粘堆回纹一周,回纹下近底处饰粘堆荷花、荷叶及水波纹一周。盘底正中饰粘堆荷花一朵,四周饰粘堆海水游鱼纹。荷花两边饰朝向一致的两条鲤鱼,相对而游,另两边饰两条鲢鱼朝向相反,外壁素面无纹。粘堆纹饰精美,布局严谨,对称均衡,釉面均匀,洁净光滑,釉色淡雅,呈半透明状,色泽达到白里泛青、温润如玉的艺术效果。
      1971年冬在诺江镇南街21号航管站职工宿舍东头房屋地基下修防空洞时挖出,由通江县武装部交县文化馆,1982年移交给通江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保存完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物]通江县文物之唐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