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都市网 发表于 2019-3-14 12:43:17

[文化]南江老红军孟克讲述:永不消逝的电波

1
记得那时我们的教室就设在延安南面不远的一个天主教堂,简陋的教堂四壁通风,冬寒夏热,教员只给每个学员发一个电键和一个喇叭,就开始教我们学收、发报。没地方住怎么办?校领导就找教堂周边的老乡帮忙。周围的群众听说后,纷纷腾出窑洞内最好的房间给我们住。
生活虽然艰苦,但我们学习都很努力。因为我们知道前方部队需要电台、需要报务员,大家都想尽快学好本领,早日上前线去杀敌立功。我们经常在战争题材的影片中看到,报务员收发报时,电台会发出“嘀嘀”声。其实这声音中大有文章,每一组“嘀嘀”声都代表不同的含义,所以每份电报的形成,都必须先由报务员准确地收发这些“嘀嘀”的信号。为了熟悉这些“嘀嘀”声,我们一练就是大半天,常常吃饭时手都拿不住筷子。
2
1938年5月,我从延安通信学校毕业分配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不久又被派到叶飞率领的老六团当报务员,专门负责团部与上下级部队之间的联络。
1939年12月中下旬的一天,日军围攻扬中县。由于敌众我寡,部队领导决定让大家分散到群众中隐蔽起来。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我们又和首长失去了联系。怎么办?我们几个报务员凑到一起一合计做出决定,即使牺牲自己,也要把电台保护好。我们趁着夜色,把电台挑到有塘泥的稻田旁边,一起挖好坑后,用油布把电台包裹好放到坑里,在上面用稻草掩盖起来。做好这些后,我们还不放心,于是挖来塘泥把它掩盖住。看到没有一点破绽后,我们才离开。10多天后鬼子们撤退了,我们又去取出电台。当部队领导看到我们带着电台安全返回后,一个劲地表扬我们。
3
1942年12月底,日军对我们驻扎的句容北部山区进行“扫荡”。我们部队边打边向山顶撤退,可到了山顶才发现,山的另一面也有敌人。我们跟敌人激战到半夜,利用夜色向山下突围。突围过程中,部队被冲散了。看到我们身上背着电台,一队鬼子对我们紧追不放,我就组织大伙往山洼的树丛里转移。我们刚藏好,敌人就过来了。幸好干枯的树叶还没有全部脱落,外面看不到树根底部。躲在树丛里,我们连敌人的说话声、脚步声都听得清清楚楚。我们就在这个山洼里,一直等到天亮敌人撤退后才离开。当时真险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滕金奎、方宏向)
网络文字来自: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5/2005-07-25/26/603343.s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南江老红军孟克讲述:永不消逝的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