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都市网 发表于 2019-3-14 12:40:32

[故事]农民英雄冉文俦固守王家寨三月


      农民英雄冉文俦(chóu),王家寨上展鸿猷,一寨拒敌三个月,博得芳名万古流。冉文俦,四川通江人,清代白莲教徒。嘉庆元年起事,聚众数万,为通江蓝号元帅,转战川东、北。三年后,在一次突围中阵亡。其侄冉天元继为元帅,继续反清,部众盛时达十万以上,攻杀清军猛将朱射斗,与诸部首领大会南充,威震一时,后在江油被德楞泰所擒,遇害于成都。

      说起冉文俦,白莲教时代,通江无人不知。他住在东乡、巴州之间的一块属于通江县的飞地上。地名冉家湾,人家不过十多户,方圆不过几里路,居民是青一色的冉姓,都是同宗共祖的。若问冉文俦为什么要参加白莲教造反;原因之一,就是因住在这块飞地上,不仅各州府县官员把这块飞地当作肥腊肉,都想吃一口,就是土豪劣绅也把这块飞地当作盐米柜儿,今想敲一升,明也想取一两。长年累月,越取越多,越敲越重,敲得冉文俦和十几户贫家弱户只剩得几根皮包骨架。要想活下去怎么办,只有豁出命来反抗斗争。

      正在这时,忽然来了一位风水先生,姓孙名士凤。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操湖北口音,自称云游中国,遍访名山胜水,寻龙步脉,来到了冉家湾。孙士凤来到冉家湾一看,马上找着冉文俦祝贺道:“恭喜你老兄,大贵大富,百代留芳。”冉文俦刚从里薅秧回来,两腿泥巴,听了这话,马上回道:“老兄长,你莫开玩笑了,我们这些庄稼佬,只要把肚皮装饱了就是万福,有什么大富大贵。”孙士凤也不多说,只是带着冉文俦把周围的山水看了一转,然后告诉冉文俦四句话:“九龙捧圣活龙昴,金谷流水响叮哨,天生玉桥锁门坎,五面旌旗对山扬。”冉文俦开初不理解,后来孙士凤一指点,大为吃惊,不看不像,越看越象,栩栩如生。你看屋前两侧九个小山梁,活像九条龙样,都转过来望着屋舍所在的小园包,这不是“九龙捧圣”I当门沟里两山之间连接着一条两丈多长的石板横架空间,人称天生桥,这不是“天生玉桥锁门坎”。对面山上五个山峰活像五面旌旗,整整齐齐的直插云天,这不是“五面旌旗对山扬”山根处流下一条状如玉带的流水,到天生桥对面时束成一根带子,沟底有十二个天生圆形一样大小的金盆,流水潺潺,铮綜合拍,这不是“金谷流水向叮哨”,冉文俦们经常碾米用的石骨碌大碾,地势选择得非常灵妙,正好安在屋当门的大石板上,早晚碾米,山呜谷应,“龙”呀,“龙”的,这不是“活龙昴叫”。冉文俦对于这些,本来又信又不信,但事情传开了,远近不少人都来朝贺,并央求道:“冉大哥,你给我们找条出路吧!这些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太把人整惨了。”来央求的有本地的乡亲父老,有大巴山前后的人,也有陕西湖北的难民。冉文俦是个有正义感的人,觉得自己过的日子与大家一样受苦受难,听到这些央求,马上找孙老师商量。孙老师悄悄地对冉文俦道:“不瞒你说,你是天意,这是……”接着把“牟尼佛死,弥勒佛生”,日月复来属大明,牛八由来是土星”等自莲教教义说了个一清二楚,孙老师最后说道:“‘地灵人灵’你己把‘地灵’二字得到了,但是不是‘人杰’还得自己造化才行”。冉文俦想到自己的苦境,想到群众的央求,想现孙老师讲的话,一拳头打在桌子上,哨啷一声,把茶盅震起,说道:“我冉文俦不闹他个底翻上,老子不活人!”

      不久,冉家湾的人多起来了。白天山岭后有几十几百人挑田改地。晚上,亭子庙、白垭寺、上清庙三座庙子里有几十几百人拜神。拜的什么神?他们在孙士凤的指点下,拜灯、拜旗杆、拜簸箕、拜板凳、拜糍粑。他们说,拜得“灯花大如斗”,“簸箕能腾云”,“板凳能当马骑,“旗杆自己立起来”,“糍粑吃了又涨起来”的时候,就是九营起义的日子。参加拜神的人越来越多,冉家湾住不了,又搬到山后的王家土寨上安营扎寨拜。边拜边在五里长、一里宽的王家寨上,建起了十一道寨门,四十道高墙,七口水井,五十个碓窝,四盘石碾,并在八个大岩嵌二十四个岩嵌里建起了仓库、马房、医院、兵房,还有十二岗楼炮台。消息传开后,远近州县都说冉文俦谋逆造反。

      附近鲜家坪有个姓鲜的团总知道后,多次向巴州、通江、东乡等州县告发,州县官员要团总拿出证据,鲜团总有一天提心吊胆地来到冉家湾。冉文俦知道黄鼠狼来拜年,没有好意,就追根求源地盘问。没盘多久,鲜团总做贼心虚跑了,占冉文俦心头火起,追到白垭子一刀砍在山头,然后与孙老师一起召集众弟兄说道:“鲜团总平时就欺侮我们,今天又来当奸细,我已把他杀了。弟兄们,你们要找生路嘛,生路就在眼前。举旗造反。愿参加者就一起上王家寨,不愿的就各自回家。”冉文俦讲完,孙士凤告诉了大家一个好消息,说“陕南的白莲教都已起义,襄阳的齐王氏已经闹了大半年,达州的徐天德已于九月十四日起义,东乡的王三槐,巴州的罗其清也已经起义了。我们不干,更待何时?”孙士凤讲完,冉文俦的侄子冉天元扛起大旗,直往王家寨上走,王家沟王世虎,杨家山的李彬等都带起自己的乡亲教友走上了王家寨。此时寨上营盘三座,岗哨七层,共有二千人马,冉文俦、冉天元、王世虎等住在龙咀包上中军帐内,各营各哨,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制造刀枪剑戟和大炮,不仅准备要与乡勇团丁作战,而且要和清廷军队大战一场。这正是嘉庆元年十月二十四日事。

      消息传到北京,嘉庆皇帝像热锅上的蚂蚁,东奔西跳,遑遑不安,忙令四川总督侍郎英善驻扎达州,并尽四川之兵,前来围攻徐天德、王三槐,冉文俦等。英善到达州,传令重庆总兵百祥即刻带兵起程,限期于一月之内攻下王家寨。清朝的总兵是正二品官,掌一镇军政。那时的四川,只有四个总兵官儿。重庆前任总兵袁国璜在东乡被徐天德、王三槐等打死后,清廷又从陕西调来了百祥,百祥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兵丁赶到王家寨,并通令保宁知府李杭,巴州知州常发祥、把总岳廷椿以及南江教渝、通江武举、巴州武生等共计三万余人,把王家寨围得水泄不通。王家寨为绝壁,高出云表,上有清泉七道,虽冬夏不竭,加上树木蓊郁,粮草屯积丰富。壁垒坚固,除七道寨门外,无路可攀。百祥来到寨前,以为大军齐集,王家寨指日可下,令部下传令叫冉文俦下山投降。冉文俦说道:“别说你三万人马,把老子没法,就是嘉庆老二亲自来,老子也不会投降。”百祥愤怒,从下营门攻寨。下营门虽有两道寨门,但两层悬岩,形如鬼斧天工。兵丁乡勇,一连攻了七天,一道寨门也未攻进。百祥无法,又叫从上营门攻打。上营门虽然山势较缓,但防守甚严,五道寨门,层层坚固,且有炮台岗楼,进攻更难,居高临下,明若观火。百祥攻了几天,不但没有进展,反而损兵折将很多。百祥看看一月时间己到,无计可施,只得走上老鹤山上,日夜焦思。忽一日猛省到:“呵,王家寨,南北走向,形如一条长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如首尾两击,则寨可破了”。于是下令派保宁知府李杭从罐子寨攻王家寨的北门,自己带巴州知州常发祥攻南门,派把总吴廷椿攻西门,通江南江的文武举苟方贤等攻东门。四路进兵,一齐攻打,整整又打了一月,山寨依然屹立,寸尺未进,得到的是每日有数百具死尸倒在自己阵上。特别是一到夜晚,冉文俦、冉天元、王世虎等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和群众归心等等有利条件,经常进行下山作战,摸“夜螺蛳”,把百祥队伍杀死不少。两月之后,百祥无法,只得亲自到达州向英善请罪,说明没有按期拿下王家寨的原因,并向英善提出要动用“大将军”、“二将军”等大炮的计划,并且夸口:“如有大炮轰击,定当按期下寨。”英善同意,从达州运来红铜大炮二十尊到老鹤山、罐子山等制高点上,定期轰击。光阴荏苒,已是嘉庆二年春天,百祥看到六炮朝空,精神抖擞,以为一举可以轰平王家寨。于是择定吉日子三月初十,各路开始炮轰。那一天,王家寨周围硝烟弥漫,烈火纷飞,“轰轰隆隆”,似有天塌地裂之势。百祥在老鹤山上见此情景,高兴地说道:“冉文俦就打不死也要被吓得投降下跪”那知冉文俦早有准备,也架设了十尊火炮。当百祥大炮打来时,他们一边紧守寨门,一边把所有人马辎重,全隐蔽在大小岩嵌和山湾深处。敌炮袭来,损失很小。等敌军群炮轰后,冉文俦伸出炮火,对准敌阵,迎头予以还击。炮战打了半月,王家寨岿然未动,百祥官兵每日死得更多。百祥无计可施,想出了一条非常愚蠢的疑兵之计,一面把老百姓的所有晒席捡起来裹成圆筒,用锅烟土漆涂黑,命令士兵装作抬炮的样子,日夜成群结队的抬运,一面派人站在王家寨的四面对山上大声恐吓说:“冉文传兵微将寡,赶快下寨投降!”可是这抬假炮的消息早已通过山下乡亲传到冉文俦的耳朵里。冉文俦听了,哈哈大笑道:“百祥这龟孙子简值无用,没说大炮是假的,就是百门真大炮,冉老子还怕不成?”说罢也组织数千士兵在山上一齐大吼道:“龟孙子,太可笑,老起晒席当大炮。”刀山下老百姓听了也到处传诵:“龟孙子百总兵,抬起晒席来压阵”。百祥听了,气得口吐鲜血,倒于马下。当夜冉天元向冉文俦请示道:“容我今夜带兵下山,杀他个落花流水!”正在这时,忽然方山坪罗其清派人来说,有要事商量。文俦接见来人,得罗其清亲笔书信一封,信上写道:“文俦吾兄尊鉴;许久未晤,渴念殊深。兄以一军之区,拒敌三月,智勇可嘉,辛劳可佳,弟甚景仰。惟当前情势,敌众我寡,又彼此联系甚少,孤立无援。近日,襄阳教首齐王氏,即将率兵由陕来川,倡首统一目标,联台作战,以兄之众和兄之力,如能来方山坪,彼此聚合,商定策谋,风雨同舟,共襄大举,近取通江巴州,远攻广元剑阁,不仅保宁可得,川北可守,东、西两川亦可图也!弥勒佛生,天下将大治,就长就短,惟兄酌之。

      其清顿首。
      文俦读毕,召集大家计议,认为齐王氏、罗其清深谋远算,极为切合时宜。于是当夜拔寨起营,从鲜家坪杀开一条血路,向方山坪前进。时正嘉庆二年四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事]农民英雄冉文俦固守王家寨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