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红军平息盖天党
作者:张亚东
1933年,红军进入南江后,当地曾任南江县教育局长的恶霸地主何北平,纠集几个还来逃跑的恶霸陈湘南、荣大儒、何雨田等,以红灯教徒为骨干组织盖天党。扬言“只有盖天党才能救大家。”部分不明真像的人,也参加了盖天党。何北平又进一步网罗平岗,仁和一带的土豪劣绅扩大党羽。还谎称他有“刀枪不入”的法术,何北平自任总司令,邓光武为副司令,欧国祥、张仕平、刘文卿、何雨田为团长;陈湘南、荣大儒为教官(兼水师);于德春为敢死队长。接着又在群众中扬言:“一人不参加盖天党者,杀全家里,一家不参加者杀全族!”在何北平诱骗、胁迫下,相继参加盖天党的达五百人。日夜在松包梁洞子里练水,排刀;在赤臂袒胸的人身上,喷一口水,随即将刀高举轻砍一刀(刀背)。砍不进时,便说:“练水”已成。再授以“十二天将,三十六天罡,七个二地煞,保护弟子打不进,杀不进”的咒语。如此的所谓“神兵”,由你冲杀。
1934年农历冬月初一,何北平自觉一切就绪、亲率二百多党徒,偷袭神坛溪区苏维埃巾保卫局,杀死保卫局司务长饶仕富、红军联络员吴明章及两名红军办事员,在归途中又将箭杆山乡苏维埃掳掠一空。回转平岗寺寨子上,将在神坛溪逮住的游击队连长邓发昌杀了祭旗。当天即分两路,一路盘踞铜铃山,一路盘踞清平寨。
铜铃山海拔1400米,孤峰突起,三面悬崖绝壁,只正中一路可通。古人曾于山顶正中一路处建造青条石砌的寨墙。何北平将总部设在这儿,前山后山,加固堡垒,防守特严。清平寨四周寨垣坚固,前寨门上安装着“牛耳大炮”两门,后寨门外,工事层层,直达山尾,是铜铃山的屏障,又是前哨。铜铃山笼罩着乌烟,清平寨弥漫着瘴气。匪徒们日夜疯狂叫喊:“谁不参加盖天党者全家杀绝。”胁从群众增至六百多人。何北平相继袭击了羊场坪、仁和场(当时属巴中)等地的乡、村苏维埃政权,杀害苏维埃干部,闹得平岗、仁和一带鸡犬不宁。正当他们由仁和场出发,攻打巴中须子场时,红军指挥部从德汉城调来红七十三师一个营,和县、区游击队共一千多人,包围了铜铃山及清平寨。
红军进入铜铃山地区恳何北平认为红军初到,立足未稳,便企图先发制人。当天即命清平寨匪徒对红军发起玫击,其伤亡较大。来增援的匪徒、都受到红军的两路夹击。盖天党匪徒丢下二十多具尸休,拖着二十多个伤员,逃回铜铃山及清平寨后暂停。
第二天(冬月初八日),铜铃山匪徒副司令邓光武,团长刘文卿率匪徒二百多人,头裹红巾,袒胸露臂,手执长矛大刀,在水师教官的水、符、咒语的蛊惑及头目的威逼下,疯狂地向吴家梁方向扑来。
驻守吴家梁的是红军英雄连和两个游击队连队。连长李刚见匪徒疯狂扑来,笑着说:“这些自不量力的家伙,我没去找他们,他们倒自来送死”即命令各排战士撤出前沿阵地,把匪徒引向地势平展的大地角来。“没有命令不许开枪”又传令驻守在火地湾、庙垭岭的两个游击队连不得擅自出动,听到大地角枪响,立即切断匪徒归路。
匪徒们轻易占领了吴家梁前沿阵地后,以为红军胆怯,先自退却。邓光武即命匪徒向大地角探索前进。一进大地角内,却见红军严阵以待,红军战士威风凛凛,刺刀闪闪寒光,匪徒们不战而怯了。水师教官陈湘南立即用柏树枝向匪徒们洒水,高喊“杀不进,打不进,消灭红军冲呀”“啪”一声枪响,陈湘南脑袋开了花。李连长大吼一声跃入匪群,一百多个战士飞一般跟上……匪徒们支持不住,向山下溃退。李连长喊声“打”枪弹、手榴弹向匪徒背上扫去。匪徒在逃归路上,又遇庙垭岭,火地湾游击队拦击,要不是铜铃山匪团长耽国祥率队出援,将全落网。
第三次战斗.是在九日夜和十日早晨。匪徒两次失利,对红军实行夜间攻击。
九日晚上,清平寨匪徒一百多人,趁天黑向红军进行偷袭。三更过后,匪徒进入营部第一道防线新庙子后山。防守在第一线的王排长探得敌人行动后,故意退到第二线。四更刚一过,匪徒从三面围攻第二线。为了诱敌深入,王营长命令王排长退进院内。匪徒三次进决均被封锁、匪徒伤亡甚众。十日早晨,清平寨匪徒倾巢出动,向何廷详院子猛玫。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巷道肉搏战开始了。红军在众匪面前以一抵十。经过两个时辰的巷战,七倍于红军的二百多个匪徒,伤亡过半。而红军仅两人阵亡(现有双红烈士墓)。接近中午,剩下的“一百多个匪徒狼狈逃回清平寨”。
通过三次战斗,盖天党所谓“刀枪不入”的邪术失去效力。人员死伤修重,再也没有出击的勇气,只好凭借孤险,坐守待毙。
第四次战斗就是红军智取铜铃山,消灭盖天党。
红军在三次反击匪徒中, 既了解了铜铃山、清平寨的特殊地热又分析掌握了匪军的全部情祝,一举歼灭盖天党的战机已到。十一日晚,红军营部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讨论攻山策略。决定:先取盖天党老巢铜铃山,铜铃既破,则清平寨不战自溃。接着红军一面佯攻清平寨,把匪徒注意力及兵力引向清平寨方面,一面宣传发动群众,配合当地乡村苏维埃干部进一步讨论攻山计策。连日来,群众送米、背菜、抬猪,送竹木,来来往往,兴高采烈。
十三日晚,侦查连涂连长来到铜铃山恻晒经石下观察地形。然后与战士们架起竹梯,先作上山的试登工作。试登的人,三次均中途退回,原因是十多丈的竹梯,登至中途,像荡秋千,有梯断人坠的危险涂连长正沉思间,汪班长挺身上前,要求接受登梯任务,连长听取班长的意见后,作了补充,便将登梯、攀岩上山的任务交给了汪班长。
汪班长口衔锋利的匕首,腰系十多条粗麻绳,一步一步地攀受上去。当发现竹梯接头处捆得不够结实的,再用麻绳加固,看到有能拴梯的树桩、树根、岩石的,就用麻绳将梯与之拴紧。这样,竹梯就不会动荡断折了。当他爬到竹梯尽头,抬头仰望,离晒经石尚有八尺多高。他便举起竹竿,将一根粗绳套在晒经石边一根树桩上。麻绳的另一头从上吊了下来。汪班长拉着粗绳,第=个登上晒经石。
连日来,匪徒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清平寨,晒经石只有一人看守,做梦也没想到红军会飞上晒经石来。汪班长的匕首插进了那个匪徒的胸腔,又一脚把他踢下了悬崖,连长见岩上飞下一人,心中一惊,抢步上前一看,是个巳经亡命的匪徒。连长知道战斗开始了,即带领着战士沿着竹梯,攀着粗绳,登上晒经石,直捣匪徒老巢。
老巢里的匪徒,在暗淡的桐油灯下饮酒划拳,还有几个在吹五喝六,从没想到红军会从十余丈高的悬崖绝壁下飞上山来。他们正吃得高兴,赌得起劲。一个水师正跪在神座下,右手燃着钱纸,照着他苍白的脸,左手捧着一碗水,正在念念有词时,“啪”汪班长百发百中的枪弹打穿了他的胸膛。匪徒们见事不对,抢着摸矛持刀。十一名红军战士,听到汪班长的枪声,立即冲进匪巢。一时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刺刀碰撞声混成一片,震撼着铜铃山峰。
前面防守寨门的匪徒,闻声丧胆。红军正面进攻的连队,迅速攻破三道防线,直抵庙门,与侦察连里应外合。匪徒腹背受敌,死伤近半。匪徒中跳岩跌死者四十多人,逃脱者三十多人。匪副司令邓光武被活捉。
攻破铜铃山后第二天(冬月十四日),红军接着围攻清平寨。兵进寨内,空旷无人。经搜查,在由腰一洞中,搜出几个匪首及残余匪徒,但无匪首何北平。通过讯问,何雨田供称,在铜铃山被围攻时,何北平已率心腹数人,潜逃廖家老洞子。
红军和游击队将老洞子团团围住。何北平等龟缩洞中。这个洞在悬岩上,何北平进洞后,即毁掉进洞长梯,妄图负隅顽抗。当地群众立即背来土烟、辣子、硫磺、扬尘、柴草等物,堆放洞口岩下,牵动绳索,将烟扇入洞内。熏了三天三夜,何北平等早已干渴无水,又经烈烟熏呛,只得爬到洞口,呼喊投降。盖天党平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