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什么叫米仓山?|米仓山的来由
米仓山位于巴中南江与陕西汉中的交界处,为何要取名米仓山呢?
古代的人们从狩猎、游牧到农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据传说,在农耕过程中,古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理环境及气候不同,农作物产出也有差异。他们逐渐发现,秦岭以北不盛产稻米,秦岭以南则盛产稻米,从米仓山北的汉中到山南的巴中是盛产稻米的地方。加上周朝兴起于陕西秦岭以北的渭水北面岐山一带,武王伐封胜利后,建都于镐京,即今陕西西安西南,尔后很多朝代都是在西安西南的咸阳、长安建立都城,秦岭以北的咸阳、长安,成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政治中心的咸阳、长安,人口集中,人们吃大米,要靠秦岭以南的米仓山一带产出,并从这里运送出去,所以古人们认为米仓山像是装米的仓,慢慢地就把这一带山脉称做米仓山。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大禹20岁就带领人民平治水上,花了13年时间,走遍了大江南北,终于把洪水制服。大禹是神人,他治水期间,来到米仓山一带,看到这里与北方不同之处,就是盛产稻米。他很赞赏这个地方,于是把这一带山脉叫米山。古人敬重大禹,便约定俗成,也将此山叫做米仓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