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都市网 发表于 2019-3-14 11:26:48

[历史]旧时巴中县(现巴中市巴州区)哥老会的兴衰历程


      哥老会,又称哥弟会,袍哥汉留等名。为什么称“汉留”呢?起源于郑成功,他收复台湾后,为了灭清复明,在民间组织团体,以光复明室。待他探知吴三桂潜蓄异志时,便派遣部将陈近南去四川雅州(今雅安市)联合反清同志,广招中下层群众,开精忠山,宣传民族主义,名曰汉留。
      在清代是禁止民间组织和加入哥老会的,一般地方官员都有明令规定。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巴州知州雷尔卿,对于哥老会是“于州署前置大木秤杆,缉获魁首,倒悬立毙”。对哥老会的镇压手段是极残酷的。
      民国初,巴中县的哥老会便已形成气候。那时帮会林立,各码头有帮,各行业有会,会中又有帮。如巴中县土产同业商会里,便有顺帮(顺庆府商人)、渝帮(重庆市商人)、申帮(上海市商人)。各行各业内按同乡组成帮,帮中称兄道弟,又都加入一个大型组织哥老会。开初的哥老会组织,是分等级的。巴中人过去常说:“仁字号的钱,义字号的权,礼、智两号‘动脚拳’”。又说:“仁字讲顶子,义字讲银子,礼字讲刀子,智、信两字袍哥满身都是虱子”。袍哥的堂口分仁、义、礼、智、信,仁字号的袍哥,大多是有功名的,如军政界官员,名流士绅。义字号大多是军警宪特、公务员、地主、豪绅。礼字多是水旱两道和奔走四方的劳动者,散兵游勇。智、信两堂,多是手工业劳动者,城市贫民等。不能加入哥老会的人是:一惊(看相、算命的)、二培(卖打药的)、三飘(求张罗要钱)、四彩(耍把戏)、五猜(摆赌摊)、六风(行骗)、七聊(唱戏)、八推(理发)、九修(修脚)。从这九类人不能加入哥老会,不仅看出哥老会初期,有严格的等级制,还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人们对艺人和劳动者的卑视观念。到了民国二十八年,哥老会组织吸收人员就不择“襟襟片片”了,即不分贵贱、贫富、贤愚了,只要求“身家清,己事明”、“无夹灰剪口,天穿地漏”,任何人都可加入哥老会。到了民国三十年,巴中县男姓成年人无不参加袍哥组织,以嗨了袍哥为荣,在社会上才“吃得开”。
      参加哥老会的时间,大多在每年旧历正月十八日的迎宾会,五月十三日的单刀会,七月十五的中元会,腊月二十五日的团年会,四个时期举行入会仪式。地点在本堂的茶馆,或寺庙,同业公会等地设立香案,正中必悬挂关羽画像,两旁对联:“有忠心方可聚会;无义气何必焚香。”“三人三姓三结义;一龙一虎一圣贤。”参加袍哥要有“恩、承、保、引”四位拜兄。恩拜兄要执事大哥,承拜兄要当家三哥,保拜兄要红旗五哥,引荐拜兄则不分大、二、三、五、六、八、九、十排的袍哥均可。加入仪式开始,先由总舵把子向关羽像叩头,然后是大哥叩头,再由排行秩序叩头号。总舵把子执事大哥坐正中,大、二、三、五哥依次排坐,兄弟伙分立两旁坐定红旗五哥离位向执事大哥丢一“歪子”——它源于古代军人身穿甲胄,不便行大礼,是一种斜出左脚,将半侧身子前倾,作骑马桩式,双手高拱,但拱手时要将两根大拇指竖起作揖。意谓在任何压力下,绝不屈服。高声说:“向大哥请令”。执事大哥答:“令出原堂”。红旗五哥则宣布入会仪式开始。接下来是五堂法式:一堂“访山”。即用四言八句,介绍我国历史上讲义气的英雄人物。二堂“团江”:用袍哥术语向新入会人介绍五排以上拜兄的姓名、简历,让彼此认识、了解。三堂“过江”:即宰“长冠”(雄鸡)给新入会人滴雄鸡血酒。四堂“宣誓”:引荐人将新入会人带至堂中,向执事大哥丢“歪子”礼后,再跪着关羽像前,引荐人高声说道:“经小弟考察,某某自愿加入本会”。接着是新入会人跪在宣誓:“关圣帝君在上,下跪弟子某某,今蒙某大哥的恩,某三哥的承,某五哥的保,某哥子引荐,我自愿入某某社。今后如果上不认兄,下不认弟,不为我社效力,不得好死”。誓毕,喝血酒,叩头,由大哥宣布排行,红旗管事五哥办理“进册”登记手续。五堂“出山”,就是仪式结束,明确哥老会内纪律,大家入席吃酒,尽欢而散。袍哥内部,纪律严明,如违反内部“香规社矩”,轻则“挂黑牌”、“打红棍”、“搁袍哥”(开除)。重则“吹灯”(挖眼)、“断响”(拔舌)、“砍桠枝”(宰手断足)。严刑是“三刀六个眼”、“自己安刀自己宰,自己挖坑自己跳”,当场自杀。对于一些违反“香规”(指香结拜时定的内部法规,如服从指挥决定不背信弃义)社矩(哥老会内的纪律,如不在社内说长道短,拉帮结派)又不服从处置,或找人说情的人,就要传堂“坐草坪”,当场宣布“罪状”,予以处理,还要加上“拉稀摆带,喊黄掉底”给袍哥丢脸的话语。
      哥老会的“开山立堂”和它的特点
      巴中县城的袍哥组织,仁字号有翊汉社。义字号有大安社。礼字号有武英社。智字有浚智社。信字有四喜堂,光明堂,是县城郊区农民组织的哥老会名称。要新成立一个哥老会组织,便叫做“开山立堂”。1945年翊汉社的何沛坐大,势力远胜执事大哥,便另立山头,创建义字复兴社。成立复兴社时,场面壮观,十分闹热,旧历五月十三《巴中报》以“复兴社开山立堂场面,旷古耀今”为题,作了专版报导。这次成立大会,四川省内有二十六个县的袍哥组织派人前来祝贺,关帝庙内张灯结彩,正中安置龙头宝座,两侧交椅“八”字形排列,安排大哥及客位。会场两旁长凳若干,安各排兄弟位。待客位到齐,由当家三哥迎宾,按江湖礼节接待。香堂神台燃起大烛,关帝像前香烟弥漫。这时红旗管事漫步来到香堂正中,向四周“丢歪子”,口中自我介绍,并“拿言语”:“兄弟姓张,单名一个凯字,承龙头何沛大哥抬爱,虚占义字复兴社五排,今天开山立堂,承蒙各位拜兄赏识,兄弟斗胆占先,与拜兄代劳,司仪安位,主持盛典,念在兄弟言迟口钝,见少识短,如言语不周,礼节不到,还望各位龙兄虎弟,包容海涵,兄弟告罪在先,诸多仰仗”。再丢一“歪子”礼,然后走至神台侧面高呼:“迎圣接驾”。礼炮齐鸣,全体起立,面向关帝,读迎圣令:“天空彩云飘,圣人下天朝,弟子来迎圣,恭请坐中堂”。高呼:“参圣”。按各排行,依次行三跪九叩礼参圣,再请各码头各位公口代表参圣。参圣毕,一步跳至正中,口呼:“安位”。丢一“歪子”礼,高唱:“高高山上挂金牌,各位仁兄到此来,位位仁兄齐来到,忠义堂上把位排,大哥请坐金交椅,客位请坐迎宾台,二哥请登圣贤台,三哥请上青龙案,五哥请上虎豹台,六、八、九、十无坐位,跃武扬威两边排,龙归龙位,虎归将台,安位不周休见怪,礼仪不恭请宽怀”。转身面向大哥丢一“歪子”礼,唱道:“大哥好似魏征样,三十六人聚瓦岗,待后唐室为卿相,瓦岗弟兄都沾光。上把交椅请大哥入坐”。大哥坐后,面对来宾唱道:“太阳出来一点红,秦琼卖马在山东,秦琼卖了黄骠马,五湖四海访英雄,久闻你哥子多仁义,好比桃园美髯公。承蒙各位仁兄来相访,休怪敝社礼不恭,不嫌巴山路途远,忠仁堂前请居中”深施一礼,把来宾安在首席客位上。接着是请巴中本地各公口的大、二、三、五哥入坐,也有一番言词和礼节。再宣布“蓝旗闲五,巡风附六,两厢落坐,凤尾么哥,都在辕门侍候,有位者得位,无位者站立叙话”。安位毕,“请龙头大哥升座主盟”。龙头大哥何沛升堂宣布复兴社规章纪律,发开山立堂结拜令,宣布山名,堂名,金牌挂出。红旗五爷张凯,回到堂中念一段赞词,行一“歪子”礼,公布山堂正、副龙头,盟证、座堂、陪堂、正印、副印、刑堂、礼堂、香堂、监堂、原堂、新福各位大哥名单后,又公布圣贤(二哥)、钱粮(三哥)、管事(五哥)及六、八、九、十、么、满各牌名单。(袍哥忌四、忌七、不设四哥、七哥。因为陈近南到雅州组建袍哥,一位袍哥四排叫方宾良的人联合一名七排袍哥,向清地方官告密,雅州镇台马赓武率兵五百捉拿,陈近南变服逃脱,从此袍哥中忌四、七,不设四哥和七排)。此时各归各位,互相道喜,此后是过江(宰雄鸡)、赞酒。由盟证监誓,歃血拜盟,以表忠诚,盟证人因是新立山堂仍由五哥代理,口唱《赞鸡令》:此鸡不是非凡鸡,身穿五色锦毛衣,脚跟有趾五德俱,红冠缀顶壮威仪。玉帝差它下凡去,变为人间报晓鸡。报晓鸡守时守信有阳气,世间无物可比拟。今朝落在弟子手,取名叫做凤凰鸡。凤凰鸡,世间稀,歃血盟誓祭天地,祷告上下众氏,弟兄今日同结义,当效桃园永不离。鸡呀鸡,借你鲜血来祭奠,弟兄今日结桃园,若有谁把良心丧,照着此鸡一命亡。(速砍鸡头,甩出门外)仙鸡飞去品仙台,众位拜兄来看裁,鸡血滴进碗中央,碗里装的是杜康,各位兄弟饮一口,患难祸福同担当。众人依次跪在关帝像前发誓,饮血酒。然后由龙头大爷宣布哥老会的帮规。
      哥老会的帮规,有红十条和黑十条。
      红十条是:“汉留原本有十条,编成歌诀要记牢。言语虽粗道理妙,总要遵行才算高。第一要把父母孝,尊敬长辈第二条,第三没以大欺小,手足和睦第四条,第五邻里要和好,敬让谦恭第六条,第七常把忠诚抱,行仁尚义第八条,第九守信分上下,谨言慎行第十条。汉留帮规是非清,牢牢谨记红十条。”
      黑十条(惩罚条例)是:“出卖码头挖坑跳,红面视兄犯律条,欺兄淫嫂遭惨报,勾引敌人罪难逃,通风泄密把敌靠,三刀六眼不恕饶,平素不听拜兄教,四十红棍皮肉焦,语言不慎名除掉,亏欠银粮自承挑”。
      帮规宣布完毕,人人叩头齐呼:“我等牢记在心,终身遵守”。然后开宝用印,由红旗五哥捧上名册,龙头大爷按名册点名,每点一人,该人应声:“恭候多时”,即在名字下盖印,点名完“送圣”、送客,又有一番江湖赞语。再“出山”,入席互相敬酒,席散会散。外地来道贺的袍哥代表,还留下招待几天,临行时,宴别、送行、赠路费。
      哥老会组织分“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两大类。浑水袍哥是强盗、杀人绑票,占山为王的土匪,山大王及其喽啰组成。自民国二十八年后,巴中县纯清水袍哥就没几家了,由此改变了巴中哥老会组织的性质,成了半清半浑的哥老会组织。本来清水袍哥是讲“五伦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主要贯穿一个“义”字,以“义”字为行为准则,嗨上袍哥,讲究仗义疏财,救困扶危。兄弟伙经济困难时,要倾囊相助;兄弟伙有难,要不惜两肋插刀。这就是清水袍哥的特点。
      巴中县哥老会的兴盛时期
      自民国二十八年起,巴中哥老会组织逐渐扩大普及,成年男性几乎全部加入哥老会,势力遍及城乡,无人敢惹,无人与敌。谈两件我亲见的史实: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党县政府在迎曦阁(已毁,今巴州区图书馆两株古榕树处)召开全县庆“五一”大会。达县专区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少将师长张邦孝在主席台就坐,县长林翼如,将巴中县哥老会总舵把子郑月如安置在主席台,位置在张邦孝左下,张傲慢地问:“林县长,此人是谁?”林翼如赶忙介绍:“巴中名人郑月如,郑善人”。张邦孝根本不理睬郑月如,便和坐在他右侧的达县专区在乡军官团上校副团长讲话。此时,侍立在郑月如身边的李文质便离开主席台,对下面咬了一阵耳朵,顿时会场大乱。张邦孝见林翼如维持不了会场秩序,但亲自到台前指挥,但指挥不动,便问:“右边方阵是谁的人。”李文质答:“下面,包括学校全是郑大哥的人”。张邦孝转身打了郑月如一耳光,台下的人一涌上台,由四人连人带藤椅将郑月如抬走。于是砸烂主席台所有一切物品,拳脚如雨,将张邦孝打翻在地,张邦孝警卫班赶到,朝天开枪,众人方散。此时,张被打得鼻青眼肿,脚上穿的皮鞋,都不知踢落何处去了。张挨打后,在驻军处调来一个排,全城戒严,四城门(当时城墙未拆,城门未毁)架起机关枪,以“达县专区绥靖公署”的名义出布告“捉拿郑月如”。然而不到二小时先是张邦孝警卫班的八名警卫,全部缴了武器;继是四城门机枪撤除;当然,这一排驻军,连排长李清先都是郑月如手下人的兄弟伙,他能打大哥的大哥吗?接着是“快邮代电”传遍达、通、南、巴、平、仪、旺、广、顺庆等地;巴中城内全部停业罢市,到处是标语,“地榜子”写的“屁洞张邦孝滚出巴中”,“巴中人不欢迎张邦孝”,张邦孝只好转而求救于县长林翼如,经林调停,张师长向郑道歉,郑则将两个儿子都拜张为干爹,为了堂堂少将的面子,郑主动提出《巴中报》刊出“郑月如大哥将两爱子齐拜张师长为义子”。不刊张邦孝道歉的事。此事才搁平。第二件事是哥老会可以使杀人犯逍遥法外。1945年顺庆李家场的李彪,因行凶杀人,被官府缉拿,逃来巴中避祸。袍哥离开故土,外出必须拜码头,才能得到哥老会组织的帮助。“拜码头”袍哥中明堂不少,有“明拜”、“暗拜”,这中间又有许多袍哥中特有的动作、矩措。李彪是杀人犯不敢明拜码头,只好暗拜码头寻找组织关系,求得庇护。他来到巴中赵家茶馆(今川剧团下二十米处),归口找人,先选一张无茶客的空桌,往右边一坐,堂倌泡茶时,付四份茶钱申称候客至再泡茶,此桌勿在安置茶客。茶泡好后,先不要喝,将茶盖揭开,扣在茶船上,便无语静坐。这便是袍哥暗拜码头寻找组织的动作。堂倌(一般都称么师)都是哥老会中的“巡风”附六或“龙尾”么大,一见此情,便对李彪低声盘诘和联系,李彪回话的动作,是将双手往桌下一藏,回答姓名、住处、码头名称、任的职务。少顷堂倌将四份茶钱退还低声说:“茶钱鄙码头候了,请你哥子到后堂。”巴中哥老会的香堂一般是设在茶馆后面(四川全省哥老会的情况基本相同),进入后堂,巡风将他介绍给袍哥五排(红旗管事)。按袍哥规矩,李彪先丢一“歪子”礼,再“团条子”:“我兄弟姓李,单字一个彪字,顺庆李家场人;小码头,义字光复社,虚占三排,兄弟红案(杀人)避祸,来时慌张,走时匆忙,未带单张草片,不能登门拜访各台龙兄虎弟,奈因人地生疏,远近不一,只是口申登素上服,小弟久闻龙大码头,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兄弟礼节不周,问候不到,请贵五哥多多包涵,你哥子上与拜兄分忧解难,下与拜弟铲高削平。兄弟多在山岗,少在江湖不知江湖贵重,不知江湖礼节,一切不周不到,望大五哥高抬贵手,不方的要方,不圆的要圆。你哥子出外,常带兄弟伙,手枪一杆令字旗,二龙绕海旗,天地人三才旗,四方斗底旗,五虎群羊旗,六丁六甲旗,七星盼月旗,八门金锁旗,九宫八阵旗,十面埋伏旗,十一探报旗,十二圆觉旗,十三太保旗,十八罗汉旗,二十四周天旗,二十八宿旗;三十六天罡旗,七十二地煞旗,东方打青旗,南方打红旗,西方打白旗,北方打黑旗,前打威武旗,后打得胜旗,左打青龙旗,右打白虎旗,上打朱雀旗,下打玄武旗,杏黄旗,你哥子在中央手握令字旗,怀抱帅字旗,斜对一杆大红旗,花花旗,龙凤旗,你哥子主管一切旗,兄弟今天望大五哥给我打个好字旗。兄弟非暴残之徒,杀人越货之辈,为了一个义字,敢于两肋插刀,冒险仗义杀人,今束贵码头避风,一丈二的八丈,兄弟多多的仰仗、仰仗”。说完行一袍哥“歪子”礼。对方五排还礼,也有一番“团条子”语言,然后拜见龙头大爷,另有一番礼节和“团条子”的话语。在哥老会的庇护下,张彪居然在巴中县混迹四年之久。哥老会兴盛时连学校的学生都要学“团条子”。我的同学杨榆甲、巴中县蓝衣社的特务,将他当共产党抓起来,在坐老虎凳时杨榆甲情急智生,便学哥老会的动作,丢“歪子”礼、“团条子”。不但没用刑,还得到“取保释放”。
       巴中哥老会的消亡
       哥老会,分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他们很明显的区别就是清水袍有一定的职业,浑水袍哥无职无业,人们如问浑水袍哥:“贵干”?如果尊敬你、畏惧你,便恭敬的答道:“兄弟做的一个字的买卖”。如果对你不客气,便直截说:“老子的职业是‘偷’、‘强’、‘杀’!”清水、浑水性质虽不同,但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利用。民国二十八年后巴中县哥老会纯清水组织堂口,没有几个,彭梁栋剿灭后,浑水袍哥纷纷加入清水袍哥组织,巴中的袍哥成了半清半浑组织,因此,他们也暗地“关圈”,假他人之手“绑票”,聚集财物,还带进浑水袍哥中许多黑话。在土地革命时期,郭子康、张茂林、李范九这些领导在审讯哥老会骨干时,我在作记录,当时收集浑水袍哥的黑话有三百四十多个词语,至今五十七年过去了,虽然人事皆非,依稀还记得一些,写在下面,让后人了解一点巴中县历史上一点轨迹。他们把强劫称“摇线子”。强财物叫做“打启发”、“看财喜”。分赃叫“冰股子”。打仗称“溜台子”。绑票称“拉肥猪”。绑走的人称“肉票”。看守被绑的人,叫“看票”。用钱买被绑的人叫“赎票”。讲赎人价钱,叫“说喜乐”。讲成了,叫“上盘子”。价未讲成,把人杀了,叫“撕票”。被绑架的人被放叫“出票”。吃饭称“造粉子”。喝酒称“饮刓头子”。鱼称“摆尾子”。鸡称“啄头子”。猪称“呆舅子”。猪肉称“片子”。糖称“气壳子”。点心称“灰包子”。筷子称“豪杆”。饭称“连花子”。跟踪叫“打吊线”。被人告发叫“点水”。被官兵包围叫“涨水”。突围叫“泄水”。避祸叫“避水”、“避豪”。报仇叫“拿梁子”。说理叫“叫梁子”。暗杀叫“写台子”。被捕叫“落马”。越狱叫“上马”。招了口供,叫“拉稀”。被人打死叫“丢翻”。强劫成功叫“得手”。强劫失利叫“走稀路”。替人乘案叫“抛出去”。被官兵抓获叫“翻了船”。被内部处死,叫“毛了”。名片叫“花叶子”、传达事情叫“走字样”。宣传事情叫“打响片”等等。解放后浑水袍哥,迅速灭迹,是因为他们同国民党残余部队勾结,打我清江,攻我恩阳,袭击我土改工作团,所以像浑水袍哥中的几个龙头大爷莫元儒、何沛、王氏五虎、范吉祥统统镇压,他们中的骨干分子,也受到严惩,其余兄弟伙纷纷投案,洗手不干,愿意分田务农或作小商小贩,浑水袍哥便烟消云散。但清水袍哥的势力,仍相当强大,一直到1951年,查出翊汉社、大安社龙头大爷郑月如,时任解放委员会委员、巴中县土产公司的副经理,贪污公款,在收购杜仲花的工作中给国家造成一亿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在镇压宕梁乡乡长范吉祥时,临刑时范以“书可读,田可耕,官不可做,朋友不可交”为题,讲述了郑月如怎样扶他当上袍哥大爷,又如何支使他去各险隘处“关圈”,弄了钱郑却坐地分赃,又教他买枪支,有了枪,郑又活动使他当上乡长,当上乡长,是郑出钱,教其扩大乡丁,民团队伍,搞官匪一家,而今直至枪毙,郑月如却做人民政府的官,忘了弟兄情义等。经巴中县人民政府调查核实,逮捕了郑月如。第二天巴中全城罢市,哥老会的人则组织搬运工人、船业工人、木匠、瓦匠、砖工、窑工、缝纫工人、米面加工业和理发业及全城各业工匠及店员、手工业者、贫民近二万人,分批向巴中县人民政府请愿,要求释放郑月如。这些请愿的人手拿红旗上书:“范吉祥该死,死时还污害好人”、“郑月如是公认善人”!后来城郊农民以“农民协会”的名义也到政府请愿,要求释放郑大哥。当时巴中县委书记、县长王富源应接不暇,并向请愿代表表示:“人民政府一定实事求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走一个坏人,让他祸害老百姓”。于是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工作队,深入各行各业,居民小组去发动群众、揭露郑月如的伪善,与此同时,巴中县土产公司举办“郑月如工作失职贪污腐化展览”。
待郑月如镇压后,工作队在县城做了四项工作:一是揭露巴中袍哥的罪恶和害民活动。二是做哥老会内部的分化瓦解工作。三是以毒攻毒。让哥老会骨干分子,向广大群众解剖自己,对自己的罪行现身说法。四是向广大哥老会中的中下层群众宣传教育,使之认清形势,迅速觉醒,检举坏人,脱离哥老会组织。加之四川全省哥老会组织土崩瓦解,巴中县泛滥半个多世纪的哥老会组织,也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今人们只能从电视剧《哈儿师长》演范绍增的演员身上听到一些袍哥术语,看到一点袍哥形象,了解一些袍哥习气了。
      (作者:蔡一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旧时巴中县(现巴中市巴州区)哥老会的兴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