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民间武术家易华山
猫儿铺(恩阳区今柳林乡境)贡生卢佩亭见易华山相貌堂堂,性格豪爽,有意栽培,教易习武。经过几年的刻苦操练,遂成名一方,卢佩亭见其后生可畏,又出钱为他捐了一个武监生,由于武艺超群,兼之为人慷慨,扶危济困,好打抱不平,友人拥聚,深孚众望,拥为“仁”字大爷,开了“松柏堂口”。从此,易华山名声大噪,不仅巴州闻名,而且仪陇?阆中乃至陕西也小有名气。1900年,英国传教士在巴州城乡占土地,兴土木,修教堂,欺凌百姓,连地处巴州边境的柳林场(今柳林镇)的七颗石也被传教士圈地占领,土豪劣绅杨洪恩、杨洪堂也以奉教为名鱼肉乡里,州府和乡团更不敢问及。加之这年遭受天灾,农业歉收,于是,他趁1902年春荒之时在柳林场天宝寨举旗“造反”,口号是“打富济贫,顺清灭洋”,旗帜一树,不几天就达到百多人。经过一番计议和组织,决定首先攻打七颗石教堂,易华山虽年过半百,但首战告捷,烧了教堂,活捉了作威作福的洋狗腿杨洪恩、杨洪堂,他俩愿把昔日勒索的财物奉送山寨。
易华山领导的义军接二连三打击洋人的行动,洋人十人分恼怒,不断向巴州署衙指控和威胁,要州官“严惩不贷”。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进军恩阳河,建立了仪阆县苏维埃政权。易华山了解红军性质后,易华山没有继续难逃,回家来了,乡苏维埃主席罗明金派独立营2连连长钟玉林(又名钟书田)等二人前往迎接,并把易华山陪送到县苏维埃所在地恩阳河,向红军首长讲明易华山家庭贫困,领导过农民起义,武艺高强等情况,易华山当即受到欢迎并被希望留下来当武术教官,易华山十分感动,随即咏了一首歌颂红军的顺口溜:“红军到州喜洋洋,打得田二(指田颂尧)无处藏,百姓就是天罗网,通南(指通江县和南江县)汉府作战场;风雪雨雷动,日月星斗明,以为中国志,扫清灭洋立红军?”话语刚落,在场的红军战士和宣传队立即鼓掌欢迎。他们又要求易华山当场表演武术,易点燃一卷旱烟,轻身一纵越到办公桌侧,毕恭毕敬来到首长面前。很快,易华山挑选了20多个年轻力壮家庭贫困的红军战士,在恩阳镇的红顺泰(一个逃亡地主的商号)商号办起武术习训班,教授武术,夙兴夜寐,风雨不停。
一次,上级要从武术班抽一个战士装扮成“卖打药”的前去阆中方向探听敌情,时间要快,情况要准。易华山觉得训练班的战士,人年轻,没经验,怕任务难以完成,请求让他一同前往,上级同意了,他们装扮成父子,前往阆中“卖打药”,由于易华山江湖套路熟悉,武术也好,一路上没露破绽,到了阆中地界,很快与一个“同行”混熟了,结成拜把兄弟,通过这层关系,很顺利地把敌情摸清楚了。他们“父子”二人回来报告了情况,与上级获悉的其他方面报告的情况相吻合,受到红军指挥员的表扬和信任,觉得这个训练班没白办,认为易华山是个好教官?自此,易华山的名字又在乡村中响了起来。
1934年2月,张国焘在川陕苏区推行错误的肃反政策,被扣以“组织反革命暴乱”罪,在巴中恩阳新场大操场受到处决。1986年10月,易华山冤案终于昭雪,按“因公牺牲革命军人对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