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都市网 发表于 2019-3-14 11:03:30

[人物]龙德渊二、三事


      作者:石懋修(原属南江县人,曾在南江县民众教育馆及治城镇小学任过教员。)
      龙德渊是南江解放前有名声的县长,莅任六年的事绩,勿容赘言。我仅将亲见,亲闻的几件事,约略补充。

      一、为桃源乡题词

      桃源乡在县北与陕西南郑县接壤,距县城长百多华里,属于边远山区。山高岭大,土瘠民贫,解放前是土匪盘踞,大种鸦片之地,县府官员很少人至此。

      龙德渊任县长期间,曾儿次列该乡视察,召集乡民训话,劝他们勿种鸦片,多种粮食,发展经济作物,养妻活子,发家致富。此地既有桃源的美名,应创造出一个别有天地的乐园,并濡墨挥毫,题词鼓励。原文是:“佳山佳水,好地好田,人能自治,世外桃源”,曾刊在木匾上,悬挂乡公所礼堂内。
      二、为董文华老人题赠寿屏

      龙德渊在任期间。对南江地方名人,礼贤下士,亲自到家中访问,关怀备至,曾跋山涉水,到距城二百多华里的沙坝。访问民间老人董文华。

      董文华(又名文安),家住石人山下,是清末准备应考的童生。停考后,闭户潜修,钻研文安书画,后被当地李蜀华(曾任国民党四十一军团长、县国大代表)聘为花工。代管书画,在修种花木之余,欣赏名人墨迹,反复临摹,勤奋练习,经年不辍,日久则得心应手。回家后,大胆创作,画虎画鹰,名噪一时,花卉山水,亦有佳作,凡求书画者。欣然赠与,又善刊治印章,诗数画印,均有研究,曾撰写了副对联刊挂在大门上,联语气势磅礴,字体遒劲,显示了文人家庭气概.联文为:
      书法妙仙机,谗较量篆隶楷行草;

      画工传神气,那分解山水人物花。

      龙德渊参观了他的对联和山坡花园,连声赞美深感钦佩。闻他六旬寿辰将临,根据他的身世,题赠了寿屏一幅祝贺,其词为:明水绕其南,秀岭峙其东,石人山下一寿翁。生平不制产,典籍在胸中。能诗能酒,种菊种松。书篆书隶,画虎画龙。大德大年长者乐,以颐以硕丈人峰。龙写好送给董老,菜双手接下,不甚沾感之至,董给龙奉茶相敬后,即兴拈毫泼墨,为龙德渊画!’一幅“墨龙三现图”恭呈雅鉴,从此结下翰墨之缘,常互致问候。

      我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秋,拜访董文华先生时,他叙述了龙德渊来家的一番过程,参观了龙所写的寿屏以及他的对联,书画,花园中的紫荆门,凤尾松。临走时送了我四幅国画。
      三、为肖汉钦撰写禁山

      龙德渊有次出巡,路过几洞桥,见路旁坐着几人,桌子上放着一张石板,一碗上红,似乎在等某人来写碑,龙下一马试问,承办人肖汉饮恭敬地回报,他们立个禁山碑,等某老先生来写碑文,等到现在不知何故未来?龙说:我给你们写好吧?肖即磕头表示欢迎,龙叫肖说明立碑意义,提笔即书:

      石灰窑有义渡焉,为巴南交通之冲道,昔日公产,今已荒芜,往往野渡无人,隔河兴叹。肖君汉钦,爱就前项荒地,广植青冈,大势造林。他日森林蔚茂,则义渡经费,自尔有着。此项林业收益,不得移作他用,仰即附近人等,毋得任意作践,藉符肖君之意云耳。

      高邮龙德渊书

      碑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虽寥寥数语,颇有说服力,附近人等,都知道此碑是龙县长写的,他们都愿为护林人。

      四、题赠联语,鼓励学生

      我读小学时,听过龙德渊县长两次讲话。第一次是民国三十年(1941)夏天,他到青龙乡(现划归旺苍木门镇)中心小学向我们讲话。第二次是次年春季又到校中来给我们讲话,他首先问我们去年讲的话,那个还记得?我举手表示,他叫我站来说:“小学生,身体好,学习好,品行好,你也好,我也好,大家都好”。他拍手表示答对了。又问还有那个同学记得,马本坤又说了一次,龙说“好学生”。他又强调叫大家同学都要记得,要完全做到,当个好学生。讲话后,我们听说龙县长的字写得好,下街去买了几张漂粉纸,磨好墨送去;请他给我们写字,他欣然命笔为我写了两副对联:一副为:“学识优良,体格健壮;做事得法,读书有方”。第二副是:“国难当前,良心救国;人格为上,精诚感人”。为马本坤写了一幅中堂,我们两人欢喜极了,举手敬礼,表示感谢。这两副对联,对我鼓励很大。可是在十年“‘浩劫”中,被破坏文化的“造反派”没收烧毁。

      五、为较场坝侯伯山题词
      较场坝原属青龙乡(现已划归旺苍)有所保国民学校,原设在古庙内,光线阴暗,教室潮湿,侯伯山任保长时,重新建校,开辟操场,龙德渊到此视察,见此校比周围儿所学校好,问其原由,该校教师说是侯伯山开办的。侯在当地称霸,被人仇杀。龙是教师出身,重视教育,认为侯伯山办学做了一件好事,当即题了“侯伯山精神不死”。此匾曾挂在学校大门上表彰办学有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物]龙德渊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