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都市网 发表于 2019-3-14 09:07:33

[人物]记独立团团长一一魏炳成

      作者:席光辉 白明高 郭永贵,主要资料来源于:《记独立团团长—魏炳成》

      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平昌建立革命根据地时,发展了一支由魏炳成领导的从游击连、游击营到独立团的革命地方武装力量。

      魏炳成少年时期的追求

      魏炳成是平昌驯马镇鲜花村人,生于1904年。从小家境贫困,三岁丧母,父子相依度日,1918年,军阀郑启和驻巴中时,因家中(当时巴属)缴不起“特别捐”(即每户10元鸦片费),迫使其父丢下14岁小儿,逃到陕南华阴县当长工。从此魏炳成孤苦伶仃,每天哼着“爹也穷,娘也穷;爹穷盖蓑衣,娘穷盖斗篷,细娃儿没盖的,怀抱吹火筒”的歌谣,四处乞讨度日。一年数九寒天,讨饭巴中街头,被一家官商收作佣人。五、六年城市奴仆生活,他饱尝了人间辛酸;在一些进步思想影响下,萌发了学文化求新知的愿望。他利用闲时,求教同伙和坐茶馆的老先生教他识字,或去听摆“龙门阵”谈国事等,丰富自己的社会见闻。一天,他听到老板和别人谈时事说;“共产党失败(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陈独秀机会主义路线失败),蒋汪联合政府成立,这下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他听后暗想: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姓俘姓汪的又是什么人?不久他去井边担水拾到一张“传单”,经一中医先生读后,方知共产党是为穷人翻身的,蒋介石、汪精卫是地主官僚的总头目。当他在目睹城里声势浩大的抗捐反蒋游行队伍和听了“打倒贪官污吏!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后,欣喜若狂地大声对同伙说:“他们(指游行队伍)真了不起,为我们穷人出了口气!”不料此事被老板知道,怕招来横祸,将他解雇。

      1928年秋,魏炳成去军阀田颂尧部当兵,几年后当了班长。他常和士兵一起摆谈说:“卖命是我们当兵的,遭孽的是穷苦人,享福的是骑马坐轿的官老爷财主”,开始了对社会的不满,1930年春,部队开往通江、南江镇压农民抗捐运动,他不愿把枪口对准穷兄弟,趁此悄悄逃回家中。回家后因无田产,凑点本钱,挑着货郎担往返于江口(今平昌)通江一带,从事小商小贩,想积攒点盘餐去投奔共产党。

      1932年冬,他去陕南打听父亲下落,走到通江鹦歌嘴,被川军哨所盘查。在此他了解到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已入川。获此消息后,他喜出望外,星夜转回家中,暗地发动穷人制旗子,写标语,积极准备迎接工农红军到来。

      独立团的好团长

      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11师33团一部先谴队进驻驷马场时,魏炳成带领群众,挥舞红旗,鸣着鞭炮,到途中迎接。第二天,他拿着红军《告通、南、巴农民书》的布告奔走相告,早晚举着广播筒在山头、垭口不顾疲劳地高声宣传共产党、苏维埃和工农红军的性质与宗旨。声音断哑了,仍坚持不懈。不久在他发动组织下,一支由50多人组成的游击队建立了。红军任命他为游击队长,并发给长枪两支,余为大刀,长矛。从此他带领这支游击队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二月在围歼驷马场附近民团时,魏炳成机智深入虎穴,里应外合,活捉国民党团总朱凤先及10多名团丁,缴获枪枝20余,受到了红军师、团表彰,并提升为游击连连长。随后他被派往通江学习,并出席了省苏维埃在巴中召开的扩红先进分子代表会。

      魏炳成通过政治、军事学习后,思想觉悟更高了,革命意志更坚定了。他经常深火赤白交界地区,发动群众打土豪闹革命。并积极动员男女青年参加游击队,短时间内,游击队被扩充到200多人。为保障苏区军民盐巴供应,他不顾敌人严密封锁,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带领队员化装潜入白区运回食盐解决急需。当群众分到奇缺的盐巴时,都感激说:“这是魏同志拿命换来的啊,他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1933年3、4月间,为粉碎田颂尧对川陕苏区“三路围攻”,魏炳成精选30多名游击队员,配合红36团打死打伤敌官兵120余人。上级将缴获的200余支长短枪充实游击队,从而游击队半数人有了枪枝弹药。后又配合红33团,先后在平昌得胜山、通江杀牛坪、空山坝等地参战十多次。在每次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土卒,英勇杀敌,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反“三路围剿”胜利后,中共江口县委和县苏维埃任命魏炳成为驷马、兰草地区游击营长。一月后,他又奉命配合红33军和红4军11师,参加营(营山)、渠(渠县)战役。当时他的主要任务,一是给红军探信带路,二是从前线把盐巴运回后方。是年8月24日晚,他率领400多名游击队员,随主力红军渡过巴河直插巴中鼎山场、仪陇立山场后,接着又随红33军11师向南推进,至南部县新镇坝入蓬安县周口等地,四处周旋,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人,。在新镇坝战斗中,从敌方缴获了大量食盐。当游击队员每人完成从前线运回50斤盐巴到后方这一艰巨任务后,受到了红军师、团政治部表彰。同年10月,江口县委和红军指挥部,将游击营扩充为独立团,任命魏炳成为团长,下辖三个营。魏任团长后,为提高军事素质、要求人人背诵《红军须知》中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不断派送干部到“彭杨学校”学习,还挑选大批队员参加主力红军。两年内共300多人成为红军战士。至今还有不少当年经魏炳成送去当红军的老干部念及此事,都夸赞她是个好团长。

      誓与红军共生死

      1933年11月,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向川陕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六路围剿”,面临这严峻形势,西北军区政治部印发了《紧急动员群众保卫赤区消灭刘湘宣传大纲》,号召苏区人民紧急行动起来保卫苏区,消灭白匪。时魏炳成以“生当红军人,死作红军魂”的誓言,怀揣《大纲》,日夜奔波,组织运输支前,积极动员群众投身苏区保卫战。

      1933年12月中旬,他率部配合红25师一部,赴南江神滩溪(今南江高桥乡、平岗乡一带),参加消灭“盖天党”地方武装斗争。这次战斗独立团的主要任务是攻打踞守在海拔1400米高的钢铃山腰晒经石段敌人。战斗开始,只见敌兵个个装扮成头裹红巾,裸露上身,贴符披红,手执大刀,口中念着:“打不穿,杀不进,子弹打个白印印”咒语的神兵,凶神恶煞地冲下山来。由于战士一时胆怯,初战失利。当晚魏炳成召开了干部会议,共商对策。决定精选一批神枪手,用云梯登上绝壁,埋伏在晒经石下面,攻其不意;并在黎明前火烧钢铃寺哨棚,断敌退路。另将重兵埋伏于道路两旁,将刀刃、弹头涂上鸡血狗血,以“神”治“神”。然后用少数兵力“引蛇出洞”。按此布置,终于一战告捷。歼敌100余名,活捉匪首何翠金,缴获大量武器弹药、银元、鸦片、粮食等物。这次战斗,独立团大显威风,获得许世友师长表扬,夸魏团长足智多谋,指挥有方。

      1934年,独立团又配合西线红军在平昌佛楼场、高峰寺、亮垭子、青龙坎等地阻击了刘湘第四路军杨森“进剿”。同年4月初,杨森混成旅三个团与李家钰部进犯独立团防守的斯岸、兰草河段时,配合红90师270团、271团各一个连,魏精选30名队员,佯装俘虏深入敌后,内外夹击,终于攻克马王庙,打死敌团长侯时光、营长王子才等官兵千余人,赢得“兰草战斗”一胜利,接着独立团又配合红11师政治部、红33团政治部,取得“得胜伏击战”胜利,一举歼敌200余人。

      1936年7月,上级决定抽调独立团部分战士扩红后,余部由魏炳成奉命开在通江与万源交界各要道处,开展游击活动,严密监视敌人,并担负筹备军粮,组织群众支前运送伤员等工作。一次在运送伤员中,魏团长拐着赤脚亲自抬送一位红军排长进医院。这位排长含泪,感激说:“我们真是生死与共的亲兄弟呀”就这样有力支援了“万源保卫战”,粉碎了国民党川军的“六路围剿”;巩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沉冤终被昭雪

      1934年12.月,魏炳成奉命率独立团进驻巴中鼎山场,御敌建政,扩展新苏区。此时独立团已发展到500余人。1935年元月,红四方面军清江渡政治工作会议决定,将独立团整编为主力红军,充实红军力量,以粉碎蒋介石的“川陕会剿”,策应中央红军北上。魏炳成为这一喜讯加紧练兵,积极作好思想准备工作,迎接整编。正在这时,红四军政治部和巴中县委派巡视员来独立团检查工作。从魏炳成背篮子里,发现一面五色小旗裹着一把土烟,引起怀疑。认定魏为“异己”分子,狐疑他暗通军阀,有叛变之意。于是秘密审查魏“政历”,了解魏“生活作风”后,结论“魏炳成系游民出身,在军阀部队和伪官兵家用事多年,一向动摇革命,存心变天”,并以此逼魏供认。魏一再解释:“此物是打‘盖天

      党时从阵地上捡来的”,干部战士也一致证明属实,可巡视员不容魏申辩,拒信证明。三天后将独立团排以上干部集中在禹王官内开会,揭发魏“罪过”。会场由红军派两个连森严戒备,把为魏申辩过的干部全部捆绑起来。接着将独立团全体战士集合大操场上,当众宣布:“独立团干部居功骄傲,对革命离心离德;营门上挂反动五色彩旗,是典型的谋反活动,理应受到惩罚”!说罢当场押出魏炳成、罗元意等12名干部,宣判死刑,并立即执行。当时全体战士一致高喊:“是非要辩明,不能自相杀害;魏团长无罪,出生入死为革命,他们都是好人”在一片愤怒请愿声中,末敢当即下手,于是夜将魏炳成秘密处死,时年31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昌县委成立“落实二战时期政策办公室”,对魏炳成等同志蒙冤受害情况,进行专案调查,给予了平反昭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物]记独立团团长一一魏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