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革命烈士潘凤楼
潘业修,字凤楼,男,汉族,南江县凉水乡下坝村人,1906年(清光绪丙午年)正月十六日生,保蜀联立中学(今阆中市)高中毕业。1929年在联中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支部书记马步旭)。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秘书、秘书长,省直机关支部书记。红军长征整编时兼任川陕省政府机关直属团团长兼政委,1935年北上,在黄河战役中英勇牺牲,为南江籍革命烈士。潘凤楼少年时端庄英俊,好学上进。是当地名医潘开凛的爱子,先读完巴中初中,又在保蜀联中(高中)毕业,(当时保蜀联中校长吴阶平是国大代表,省参议员,解放后受聘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后考上成都高等师范学院(校长吴玉章),但因父亲年老体弱,家境贫寒,无力继续深造。
在联中读书时,潘凤楼思想先进,学习努力,抱负远大,在进步学生中秘密传阅中共四川省委重庆地下党送来的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思想,参加党的秘密活动。(那时川北阆中,南充等地,已有重庆派来的革命家活动)。1929年秋,保蜀联中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成立,潘凤楼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接受任务,回南江老家开展工作。争取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思想。这期间,他结了婚,生了孩子,了却父愿。二哥
潘业举因家庭贫穷,得病身亡;弟潘业银家贫,供养不起妻子儿女,且深受烟毒毒害,在元潭沱湾跳河而死。老百姓的苦难和家庭的不幸,更加激发了潘凤楼的革命意志。
1932年红军进入通江,潘凤楼遵照组织的安排参加了红军并参与组建通江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任秘书,起草了大量的文件和宣传稿。川陕省政府迁巴中后,省委召开了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潘凤楼任秘书长,主持起草了《川陕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得省主席熊国炳的赞赏。这一时期,潘凤楼还负责了长赤县苏维埃政府的组建,参加了木门军事会议,并保证了会议的成功召开。
一次,红军运送枪支经过元潭,被王贵山土匪抢劫,潘凤楼与川陕省主席熊国炳带领红军与土匪激战三天三夜,在天洞子消灭大股土匪,夺回枪支弹药。
解放后,潘凤楼烈士饱经危难的妻子罗国清老人,带着冒着生命危险珍藏下来的烈士在川陕省委工作时给家中的信件(原件由其子潘永恒捐赠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收藏),在地方干部的带领下到政府给烈士登了记,1952年底川北行署上报西南局追认潘凤
楼同志为革命烈士,并颁发有革命烈士证书。中央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到川北时向罗国清老人进行过慰问,颁发了革命烈士纪念章(红底毛泽东头像)。之后的20多年里烈士遗媚罗国清老人曾受到不公正待遇,抚恤金被侵吞,烈士证书和纪念章被抄走。80年代,南江县政府清理档案,对革命烈士潘凤楼进行了重新认定。并年年颁发慰问信,烈士家属罗国清病故前享受过政府给予的困难补助费。县委党史办建有潘凤楼烈士专档,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为潘凤楼烈士建立了碑记并出版有文章作为纪念。
(作者:孙平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