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都市网 发表于 2019-3-14 08:38:06

[人物]通江县沙溪镇老红军李玉兰(李玉南)

      李玉兰,有的文献中称呼为李玉南(根据孔夫子旧书网的一则拍卖“致王定国 【5】信札”,本人亲笔信落款为“ 李玉南 ” 【4】 )1916年5月5日出生在通江县沙溪嘴街后的“后槽里”。 【3】 1932年底红军进入川北时,李玉兰才15岁。反动派造谣说共产党“共产共妻”,沙溪街上的女人全都藏了起来,李玉兰也躲到了舅舅家。两个月后,见红军秋毫无犯,才回到家里,而且很快便参加了童子团。 【1】

      李玉兰参加童子团没多久,就当上了团长,率领她的团员们给红军宣传队当帮手,跑腿打杂。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对李玉兰很喜欢、很器重,两月后,就推荐她去赤江县担任少共妇女部部长。过了4个月,她出席了中共川陕省委第二次党团员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一步登天”,担任了少共省委常委兼妇女部部长。不久,又担任了川陕省少年先锋队总指挥长,成为全苏区的“红色孩子王”。

       那一年李玉兰刚满16岁,上级就给她配了个女秘书,叫李正荣,苍溪人,比她大5岁。

                                                      data/attachment/forum/2019314/70881532425845.jpg

      红红火火刚过了一年,李玉兰就开始倒大霉了。她母亲请八字先生给她算命,说她命犯凶星,不禳星拜斗,就要暴病身亡。

      父母吓坏了,骗她回家,把她锁在屋里禳灾过关,并按地方上的风俗给她拜了10几个“干老子”,保其平安。谁知有两个“干老子”是“盖天党”——一个川陕苏区内专和红军作对的组织的骨干分子,后来被红军镇压了。这样一来,李玉兰就被牵连上了,偏偏又逢上大肃反,组织上认为她拜反革命分子为“干老子”,丧失了阶级立场,就撤消了她的一切职务,抓进保卫局关了起来。

      一天深夜,李玉兰被人用绳子反捆了,和几十个同样被反捆着的红军战士一起被押到了河滩上。她一看那场面,就知道死期到了,既委屈,又害怕,就哭了起来。执行队员不许她哭,还用大刀背砍她的手臂。

      到了沙坝上,执行队员强按他们跪下,开始砍脑壳。蒙冤的战士们哭的哭,喊的喊。李玉兰也大声哀求不要杀她。

      执行队员们抡起大刀片子挨着砍,满地倒下一大片,身子和脑壳全分了家,血腥味呛得李玉兰想呕吐。砍到最后,就剩下个李玉兰。

      这时,当官的叫她站起来,说不杀她了,今晚是弄她来接受教育的。

      李玉兰觉得脑壳“轰”的一响,就疯了。她一下跳起来,晃晃荡荡地去喊那些巳经没了脑袋的尸体:“嗨,你们还睡起干啥子?快点起来开会,我要点名了。”

      领导见她真疯了,就把她从牢房里放了出来,罚她每天做苦工。

      张琴秋这时巳调到红军总医院当政委,知道李玉兰的遭遇后,就去找到曾传六,把李玉兰要了出来,接到王坪红军总医院治疗。

      李玉兰的病,是遽然遭受强烈的刺激引起的,如今换了环境,消除了压力,加上药物治疗,慢慢地,她的身体又恢复了健康。

      病好以后,上级恢复了她的团籍,见她相貌、身材还不错,就调她到4方面军前进剧团当演员。

       在一份材料中李玉兰写到:“我当红军,雪山、草地就来回过了三趟。头一趟是一般人员,第二趟第三趟时我在前进剧团里负点责。1936年在西康时由团转党。组织西路军时,我调到4军政治部宣传队当指导员,军长那时是王宏坤,政委是周纯全。西路军按中央指示强渡黄河时,蒋介石一面派飞机轰炸靖远渡口,一面严令各军迅速向会宁、靖远前进,想趁我军半渡时截击。西路军只能晚上渡河,花了3个星期,只过去了两万多人。张国焘指挥总司令部人员、红军大学,还有4军、31军在会宁通往靖远的大道上,拼命阻击敌人的疯狂进攻,掩护部队过河。最后,我们没能过去。在奉命前往保安的路上,每个人脸上扑满灰尘,骡子一路洒尿,沿途骚味刺鼻。回民听信了反动宣传,都跑了。水井里也倒了粪便,或下了毒,而水沟里的水碱性太重,苦得连牲口都不喝。我们渴得快晕倒了,就喝自己屙的一点点尿。”

      到了保安,部队整编,4军被缩编成了一个旅,首长差不多都被集中到红军大学去学习,干部大量裁减。到延安后,后方政治部主任派人把李玉兰叫去,对她说:“你暂时到政治部搞青年工作,兼干内收发好不好?”

      李玉兰愉快地答应了。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安排是有原因的。后方政治部的秘书长就是徐梦秋。

      两个月后,主任就亲自出面来动员她嫁给徐梦秋。

                                                      data/attachment/forum/2019314/U1075P1T1D11189007F21DT20061009110803.jpg

      李玉兰一听就不愿意了。为什么?徐梦秋过去在中央军委政治部负责秘书工作,现在是后方政治部秘书长,身居高位,而且极有才华,连毛泽东也非常欣赏他写的文章。当时红军中有一种说法,黄超是4方面军中的第一支笔,而徐梦秋则是中央红军中的第一支笔。过雪山时,徐梦秋的双腿被冻坏,抬到延安后才由马海德主刀做了高位截肢手术,他走路只能用手,一手握一个哑铃状的工具,撑起身子,像荡秋千一样往前“走”。中央对徐梦秋的生活也给予了特殊照顾,给了配备了勤务兵。陕北物资供应那样紧张,徐梦秋却享受着较高的待遇,即每月1斤猪肉、半斤鸡蛋、两斤黄豆,还获准开了小灶。

       李玉兰“兼干”内收发便长期和徐梦秋呆在一起。她从内心非常钦佩她的首长,包括他的才华、经历和残废的身体。但钦佩并不是爱情,何况他俩悬殊的年龄——那一年李玉兰19岁,而徐梦秋44岁——也使李玉兰觉得他们两人之间更像父女。

      李玉兰明确表示不同意,可主任说:“革命战士的婚姻,必须服从革命事业的需要。你和徐秘书长结了婚,就能更好地照料他,他为革命做出了贡献,也就包括着你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你应当认识到,婚姻不应该是个人的感情。”

      在婚姻上,李玉兰偏偏表现了她的个性,无论首长怎样劝说、开导,她也不点头。主任也有耐心,她不点头,就特地派了他的夫人和一位结过婚的女干部每天专门做她的思想工作。

   李玉兰受不了,负气说:“你们再这样逼我,我就自杀了。”

   主任怕她真地自杀,就把她那支枪把上也拴着两朵红通通绒线花的勃朗宁手枪下了,还派持枪的战士一天到晚看着她。晚上,则把她带到徐梦秋的窑洞里,创造出一个让她和徐梦秋尽快培养感情的最佳环境。

   李玉兰也豁出去了,她对自己采取了严格的“三不主义”:第一不和徐梦秋说话;第二不脱衣;第三不上炕。这期间,徐梦秋的痛苦程度,决不压于李玉兰。

      十来天后,“生米”终于成了“熟饭”。促使李玉兰最终放弃“三不主义”的原因,并非是徐梦秋持之以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娓娓长谈,而是一位年轻女人对身残志坚的男性的同情与怜悯——归根结底,出于女人与生俱来的善良天性。

   当李玉兰最终答应做她的首长的革命伴侣时,徐梦秋感动、幸福得哭了。

   也就是那一刻,19岁的姑娘突然产生了一种做母亲的感觉,伟大庄严、纯洁高尚,充满光辉壮丽的牺牲精神。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仍然不是爱情。

      直到李玉兰怀上徐梦秋的孩子后,她才知道,她的丈夫在老安安徽寿县早巳有了老婆和3个孩子——无疑,这样的婚姻一开始便埋下了悲剧的种子。结婚4个多月后,徐梦秋和毛泽东的爱人贺子珍、张闻天的爱人刘英一起被送到莫斯科去治病,主要是安装假肢。组织上同时安排李玉兰到抗大去学习。

       这下,李玉兰感到思想上陡然轻松了许多。她虽然巳经做了徐梦秋的妻子,虽然在俭朴的婚礼上有那样多她崇敬的大人物出席,但是,从感情上,她仍然没有把徐梦秋当成她真正意义上的丈夫。

      李玉兰到抗大学习后的最大恐惧,就是肚里的孩子的出世。在她天真的意识中,一旦生下徐梦秋的孩子,她和这位她并不喜欢的首长的结合就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实出现,惟一的办法,就是打掉肚子里的孩子。

      为此,她费尽心机,吃了太多的苦头。喝从医院里找来的酒精,结果没能烧掉孩子反而烧坏了她的嗓子,从此后说话声音沙哑干涩。用苦楝树皮熬水喝,害得她拉肚子拉得来瘫倒在床上。尝试了多种她发明的办法,全不见效果。最后,她孤注一掷,跑到抗大后坡一眼废弃的窑洞上,不顾死话地从窑畔上往下跳,想用剧烈的震动来打掉在肚里越长越大的胎儿,一次、两次、三次……,摔伤了腿,摔折了腰,摔得她鼻青脸肿,万幸的是,她的这一次“发明”总算是成功了!

      李玉兰可以背着人采取这种自虐性的手段来消灭她和徐梦秋的不幸婚姻的“结晶”,但是,这样一根强加在她身上的“挣不断的红丝线”,却束缚了她整整一生。

      1938年,作为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部分,中央派一些干部到新疆军阀盛世才部工作,徐梦秋被派去担任政府教育厅副厅长等职,李玉兰也随夫去了新疆。

      1941年4月,李玉兰陪同徐梦秋去苏联安装假肢。本来是要到德国配的,没想到走到边境上,苏德战争就爆发了,只好回到苏联。

      1941年冬天,李玉兰全家经哈萨克回到新疆,徐梦秋继续他在军阀盛世才部的工作。

      1942年春,投靠蒋介石的盛世才捏造说“中共在新疆有秘密活动,密谋要推翻政府”,把包括陈潭秋、毛泽民等领导人在内的一大批共产党人抓进了监狱。徐梦秋和李玉兰也在其中。狱中生活的苦对于走过长征的李玉兰来说不算什么,但刚满一岁的孩子吃不下监狱里的饭,整天饿得哭,她特别心疼。陈潭秋、毛泽民被杀害了,徐梦秋却苟且活了下来。

      李玉兰同徐梦秋立下了离婚字据。但是,那种情况下,离不离婚并无区别。在辗转新疆、重庆、南京的牢狱和软禁过程中,国民党并不理会他们的离婚声明,李玉兰仍然作为徐梦秋的妻子同徐一起继续关押,是囚犯,也是伺候徐生活起居的佣人。

      1949年春,南京解放了。在南京国民党军统部门任职的徐梦秋向政府自首。政府给了李玉兰一笔钱,让她带着三个孩子回通江老家。经过风尘仆仆的艰难跋涉,李玉兰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还未解放的沙溪嘴。

      1951年,共产党领导的土改在沙溪嘴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沙溪嘴土改工作队的队长就是李玉兰。扎着短头发,一双园口布鞋,身穿四个兜兜的干部服,佩着武装带,显得干练利落的李玉兰,和在群众大会上字正腔园的洪亮声音,多年后沙溪的人们都啧啧称赞,更是倾倒了无数妇女,成为她们心中的偶像。李玉兰也找到了十几年前轰轰烈烈闹革命的感觉。

      1955年,落魄通江的李玉兰才自费前往北京,找到当时的知情人,也包括那位当初出面动员她嫁给徐梦秋的主任的遗孀。她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这些老同志们的强烈同情,通过他们的帮助,李玉兰总算领到了一纸和当初强加于他,并于17年前便巳分手,几年前病死在共产党的监狱中的徐梦秋的离婚证明。

      文化大革命中她被揪上台批斗时,胸前挂的牌子上写着“大叛徒徐梦秋的婆娘”,造反派们也总是怀着一种阴暗的心理,强逼着她交待她和徐梦秋的婚姻经历……

      她是第一任通江县委妇联主任,没当上两月就降调至县民政科担任副科长,退休时工资仅67元5角(包括粮差补贴)。她的家人,在1987年以前一直抬不起头。

                                                         data/attachment/forum/2019314/2-763x1024.jpg

       退休后的她,住在通江县的某个小镇上,享受厅级待遇。

       2005年被巴中市委表彰为“全市先进离退休老干部”。

       2010年11月,李玉南在通江病逝,子女遵照她生前遗嘱“不放哀乐,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安葬于县城公墓。 【4】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http://l1971sxpf.blog.sohu.com/300716539.html,

并参考: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93f640100yt5a.html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6ecd01014zqi.html

【3】 http://www.tiantang6.com/m/102039753/intro.html

【4】http://www.kongfz.cn/29420266/

【5】 原国家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第一任院长谢觉哉同志夫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物]通江县沙溪镇老红军李玉兰(李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