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都市网 发表于 2019-3-14 08:30:41

[人物]红军伍能光的传奇人生

      伍能光(1915~1996)四川通江县永安镇人。1915年10月24日生。

      1933年2月,红军陆续在苦草坝(今永安镇)设立店铺。同年3月,伍能光参加了红军。由于伍能光一家从祖父那辈开始就是做纺织生意的,并且在当地有铺面,红军部队便让伍能光到总后勤中心的经济公社七分社工作,负责收购棉花、布匹、药材、金银铜铁锡具,组织和管理纺织厂,并兼任纺织技术指导。

      伍家的铺面成了红军的第一个纺织车间,父亲伍才元、妻子向成心和弟弟伍能辉各操作一台织布机为红军织布、打绑腿。

      1933年下半年,伍能光被红军提升为后勤连副司务长兼账务员。此时红军已发展到七八万人,同时扩建了兵工厂和造币厂,在苦草坝(今永安镇)街上设立了工农银行分行,对外开展各种兑换业务,整个后勤供给工作十分艰苦,伍能光很多时候忙得跟妻子见面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1934年底,红军已经做好转移的准备。伍能光接受的指示是以兑换货币为主要任务,迅速将苏区货币兑换成国民党币,除武器、弹药、粮食、医药、被服外,将所有大宗什物尽量变卖成国民党币。1935年春节刚过,红军开始大规模撤退,伍能光的队伍是第二批出发的,出发的时候夫妻二人各走一方。谁也没有想到,夫妻这一别就几十年没见上面。

      伍能光随部队辗转一年,顺利走完了长征之路。随同伍能光一起走的同街老乡,除在草池返回家的几个外,全部牺牲在长征路上。1936年8月,红军到达哈达铺时,伍能光被调往西北党校(后来的中央党校)任校部司务长,一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调东北合江省军区任供给部长,直至1949年5月南下武汉任财政局长。

      1956年伍能光任武汉市副市长,任职期间,他主抓商业、财税、交通、城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从与世界接轨的高层理论到跟工人技术员打交道的具体业务,他无一不精,无一不熟,充分展露了从工农红军队伍熔炼出来的领导干部德才双优的风采。

      离家二十年,家乡那烽烟弥漫的情景和骨肉相连的亲人,始终在他脑海里难以消退。1951年,伍能光派秘书回家打探伍家消息。得知父亲伍才元正在病中,妻子向成心也已改嫁,他伤心欲绝,泪流满面。可是国家刚解放,工作繁忙,直到1955年,伍能光才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由于时间仓促,他竟没能与妻子向成心及父亲见上一面,就满怀遗憾和惆怅地回到了武汉。

      1973年,伍能光通过多方筹措,将所有个人积蓄尽数取出,为家乡捐赠了一台水轮发电机、两台武汉嘎斯汽车和10台手扶拖拉机。从此,苦草坝(今永安镇)人民有了汽车和拖拉机,告别了煤油灯照明的历史。1984年被中央组织部批准为副省级待遇。中共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代表。1996年4月15日在武汉逝世,终年81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物]红军伍能光的传奇人生